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运行5年硕果累累 早维权快保护 企业出海“护身符”

由乾通办小管家发布

快速帮我办理以下服务

专注企业服务17年 代办更简更快

电话 立即咨询
提交获取方案

深圳新闻网2023年12月26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泳 通讯员 祝铁军)今天,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下简称"深圳保护中心")正式挂牌运行5周年。


2018年12月26日,深圳保护中心正式挂牌运行。5年来,深圳保护中心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指导下,在深圳市知识产权局的领导下,聚力打造平台、优化服务、提升能力、服务创新,取得累累硕果。近两年,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海外纠纷应对指导两项考核蝉联全国第一;获批香港、澳门在内地发明专利优先审查等8项全国首批试点工作;"五位一体"全流程海外维权服务体系等15项创新举措入选广东省自贸区、前海自贸区制度创新成果,并在全国推广。


打造科技创新助推器

深圳保护中心人才队伍120余人平均年龄33岁,专业领域覆盖通讯、机械、光电、化学、材料、计算机、法律、金融等方向。专业化人才队伍发挥优势,打造科技创新助推器,一连串的数据彰显成果:深圳保护中心建立"预审+优审"双通道加快模式,累计完成3.1万件专利预审,数量位居全国保护中心第二位,完成3.2万件专利优审案件;创新"预审+PPH"海外专利快速布局路径,推动900余件专利在十几个国家快速布局;培育了比亚迪刀片电池、腾讯区块链技术等高价值专利1400余件,服务云天励飞、芯海科技等30余家企业成功上市,预审服务腾讯、创维等企业6项专利入选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


深圳保护中心主任宋洋介绍,5年来,该中心完善了工作平台,获批建设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黄金内湾涉外商业秘密保护基地,持续发挥深圳市知识产权"一站式"协同保护平台、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深圳分中心、WIPO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等重要平台作用,为深圳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知识产权平台支撑、服务支撑、数据支撑和智力支撑。


深圳保护中心通过提质增效,综合服务更见功力。在服务质量上做加法,探索"一企一策""项目制"预审等各类增值服务。在业务办理时限上做减法,将发明专利授权周期从20个月压缩至3个月。在办事门槛上做除法,推动各项业务全流程线上办理。在服务质效上做乘法,推动全链条、全门类知识产权服务融入全市创新驱动发展大势。5年来,深圳保护中心年均完成业务超120万笔,专利代办业务连续100个月零差错,为创新主体提供全方位服务支撑。


通过推动"一窗通办",深圳保护中心打造公共服务"大管家"。近5年累计完成各类知识产权业务超600万笔。2019年以来,累计受理知识产权专项资金资助(核准制)申请超19万笔,审核近100万次,拨付资金超13亿元,为广大中小微企业发展创新提供支持。


打造协同保护"大枢纽"

4月10日,香港某知名眼镜公司商标权利人及其广东授权公司和深圳某眼镜公司,向大鹏新区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委托调解商标侵权纠纷。深圳保护中心与大鹏调委会共同组成调解小组,及时开展调解工作。最终双方达成和解,被投诉人在30天内停止侵权行为。此次涉港商标行政投诉纠纷的成功化解,充分彰显了深圳保护中心的技术支撑作用和大鹏调委会的平台支撑作用。


5年来,深圳保护中心聚焦国内协同,打造快速维权样板,构建多元化格局,打造协同保护"大枢纽"。依托"一站式"协同保护平台,汇聚审查授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等方面20家知识产权保护单位资源,为创新主体提供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保护综合服务。建设罗湖、南山等10个辖区分窗口(分部),构建市区联动的快速协同保护体系,打通区域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建成行政执法技术调查官队伍,运用"技术+法律"复合资源优势,专业支撑完成各类行政案件4200余件,在"洗澡椅"外观设计侵权纠纷案中,为深圳出具全国首例《知识产权行政禁令决定书》提供重要技术支撑,被国家发改委通报推广。推动纠纷多元化解,完成各类调解案件3500余件,调解成功近1000件,调解成功案件标的总金额超1.12亿元。调解标准必要专利侵权纠纷案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最高人民法院2021—2022年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解典型经验做法和案例,打造早维权、快保护的"深圳样本"。


打造企业出海"护身符"

2022年5月,位于美国的一家初代非专利实施实体(NPE)针对深圳某网络通信设备龙头企业(下称"A公司")向美国联邦地区法院提起专利诉讼。


深圳保护中心监测到本案后随即与A公司取得联系。针对企业需求组织召开纠纷应对指导会,邀请美国诉讼经验丰富的专家给予实操建议。A公司听取指导意见后,积极与原告进行和解谈判,原告最终在5个月后无条件撤回起诉。本案的成功应对为A公司节省了近50万美元律师费用,挽回经济损失约6000万美元。


这是深圳保护中心为企业出海护航的经典案例之一。针对深圳企业"出海"过程中面临的知识产权突出问题,深圳保护中心首创风险防控-案件监测-应对指导-意识提升-资源汇聚五位一体全流程海外维权工作体系。5年来,深圳保护中心帮助深圳300余家典型企业排查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首创海外知识产权纠纷高频原告预警,发布预警报告40余份。监测涉外知识产权案件近1200宗,为1100余家企业提供海外纠纷应对指导,帮助企业节省诉讼费用4220万美元,挽回市场损失超21亿美元。

文章来源: 深圳特区报


【免责申明:上述内容来自于互联网三方平台,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请发邮件至400@ctgtmo.com;我们将尽快解决。】

上一篇:中国贸促会助力中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和布局再创佳绩

下一篇:中宣部版权管理局:今年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删除侵权链接25万余条

声明:文章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且文本信息仅用于网络分享展示,如有侵权请联系管家删除。
小程序
关注乾通互连服务号

实时了解服务进展,已为数6万+余家企业提供服务

抖音号
关注乾通办抖音号

专家直播/知识视频,学公司知识

更多资讯
怎么登记作品版权?看完这篇指南你就知道了

作品著作权登记申请是保护创作者权益的重要步骤。在进行登记申请之前,了解所需材料是关键。以下是详细的材料要求:

怎么登记作品版权?看完这篇指南你就知道了
版权登记有什么作用?必须要登记吗

版权登记是保护知识产权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为创作者提供了法律保障,确保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得到专有权利的保护。版权登记后,创作者将拥有该作品的完整权利,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和展示等。如果有人侵犯了登记的版权,版权持有人可以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版权登记有什么作用?必须要登记吗
软著能同时申请几个吗?有限制吗

软件著作权(软著)的申请数量在理论上是没有明确限制的,您可以同时申请多个软著。但在实际操作中,最好咨询相关版权局的官方指南或规定,以确保您的操作符合最新的政策和法律要求。

软著能同时申请几个吗?有限制吗
著作权需要登记吗?

著作权是否需要登记,这确实是许多创作者在保护自身权益时常常遇到的问题。事实上,著作权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即自动产生,无需经过任何形式的登记手续。

著作权需要登记吗?
关于专利申请一定要知道的这些事!

专利申请的流程一般分为受理阶段、初步审查阶段、公布阶段、实质性审查阶段和授权阶段等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很重要。如果及早申请专利,企业可通过建立成本优势,进行价格竞争,取得市场竞争优势。但专利申请的整个过程由于比较复杂,所企业在申请专利时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流程,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份专利申请注意事项清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专利申请一定要知道的这些事!